requestId:687f3974256f44.81972979.
近年來,青海省體育局根據自身工包養作特點精準幫扶,精準發力,通過為群眾開“運動處方”、送健身器材進農家、結對幫扶等形包養網式摸索出了一條體育人有效可行的扶貧方式。
“對癥下藥”:體育專家開出100份“運動處方”
馬明杰是青海省海東市包養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白莊鎮有名的“投籃高手”,10月26日,一場籃球賽結束之后,30歲包養網的馬明杰擦去頭上的大汗,走向停靠在廣場邊的體質監測車。來自青海省體包養網育科學研究所的工作人員用包養網專包養業的測試儀為馬明杰進行骨密度測量,并為他提出科學合理的運動建議。
“以前從來沒有測量過骨密度,今天測量完,我對自己的身體有了更加詳細的認識,專家建議我一定要注意膝蓋的保護。”馬明杰說。
據青海省體育科學研究所所長馬福海介紹,青海省體科所組織科研人員赴青海省海東市開展“送體育下鄉,助力包養網脫貧攻堅”扶貧專項活動,根據不同人群的體質狀況、力量、骨密度、平衡力、手眼協調、心肺包養功能等情況“對癥下藥”,截至目前已經為100多人開出了“運動處方”。
“像這種運動型的體質監測還是頭一次,包養我才知道自己體質弱的原因是缺乏體育鍛煉,專家建議我注意飲食,調整作息時間,多鍛煉加強身體素質。”循化縣白莊鎮居民楊四海告訴記者包養包養。
“我們希望通過對村民們的體質進行檢測,從根本上改善村民的體質,讓大家擁有健康的身體包養和正確的運動方式,來避免因病致貧。今后,我們也會結合扶貧活動,定期為村民提供體質監測服務。”馬福海說。
全民健身:器材覆蓋至農家
每天午飯過后,51歲的循化縣下白莊村村民韓玉芬都會帶著3歲的孫子在村里的小廣場上鍛煉半個小時,廣場上的體育器材是孩子眼中的玩具。
“我的小孫子特別喜歡玩‘太空漫步’那個健身器材,每次一玩就是半個小時。這個小廣場上包養網每天中午都會聚集很多人,年輕人喜歡打籃球,像我們這些老年人就喜歡在健身器材上鍛煉,感覺很方便也鍛煉了身體。”韓玉芬說。
讓偏遠地包養區的群眾享受包養網體育鍛煉帶來的樂趣,讓全民健身進村入戶是青海省體育局包養群體處扶貧工作的重要內容。
截至目前,青海省所有鄉鎮、行政村、社區配置了體育健身器械,實現了鄉鎮、村、社區、寺院農民健身工程基本覆蓋,五級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基本建成。
“2017年青海省體育局實施了‘農民健身工程’項目,為全省2555個行政村、社區、農牧包養網民定居點等地建設了全民健身站(點),配置了健身包養器械,在這方面的投入超過前十年的總和。”青海省體育局群體處包養網副處長魏有元說。
第一書記:結對幫扶精準扶貧
10月26日,由青海省體育局局包養網長張包養網寧帶隊,赴局聯點扶貧村循化縣白莊鎮開展“送體育下鄉助力脫貧攻堅”系列扶貧慰問活動。
按照“百日支部建設喜迎十九大”活動要求,青海省體育局機關黨員干部深入扶貧村聯點幫扶戶,與幫扶戶座談,了解結對幫扶戶的需求,掌握脫貧情況,并結合貧困戶的實際,找問題、提建議、定措施,為聯點幫扶戶送去了慰問金、慰問品近萬元,幫助聯點幫扶戶解決生活問題。
包養除了把合理的運包養動方式和包養全民健身器材送到貧困地區以外,青海省體育局黨組率先垂范、以上帶下,黨組成員主動與條件最困難的貧困戶結對聯點。同時,采包養取一幫一、多幫一的形式,做到了全員參與、全員上陣、全員扶貧。
“2年以來,村包養網里的扶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帶領村里干部建立完善起貧困戶的信息網絡系統,將扶貧對象的基本資料、動態情況錄入到系統,實施動態管理。并對貧困農戶實行一戶一本臺賬、一個脫貧計劃、一套幫扶措施,確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眾、扶到群眾最需要扶持的地方。”擔任循化縣塘洛尕村第一書記的青海省體育局體工一大隊副隊長趙旭明告訴記者。
“全面行動,齊包養網心協力,精準幫扶,精準發力。”青海省體育局局長張包養網寧說包養網:“根據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的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部署要求,促進平衡發展、充分發展,滿足貧困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未來,青海省體育局還會摸索更多有效可行的扶貧方式,實現精準扶貧,給社會交出一份滿意的扶貧成績”。
TC:
發佈留言